《日本文明的谜底》

- 书名:
- 日本文明的谜底
- 作者:
- [日]竹村公太郎
- 译者:
- 谢跃
- Isbn13:
- 9787509715598
- 小标题:
- 藏在地形里的秘密
- 页数:
- 264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5-01
- Isbn10:
- 750971558X
- 丛书系列:
- 纸书价格:
- 36.00元
- 标签:
- 日本,历史,日本研究,文化,竹村公太郎,日本历史,地理,人文,社科相关,世界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摘要
目录
作者简介
下载地址
书友评论
-
书友
通常识,但亦有为了阐释而阐释,用力过度的地方。
-
书友
可以了解一些日本和地形有关的文化
-
书友
很难验证这书的对错了,但作者提供的思路都非常有价值。河流部分我尤其相信作者的判断。
-
书友
颇有价值的灵光一现小合集,但在非专业领域追求奇异的解释和例证反而导致基本面的分析错误——比如信长公这么能打能折腾火枪铁船完全是因为他有钱又有粮还是个死抠门……但关于江户的河川改造等专业领域的分析就非常精彩了。
-
书友
日本为何没有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江户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海道未来可以拯救日本吗?地理和气象专业出身的作者,以轻松浅显的笔法,探讨了自己对于上述日本文明的相关问题的理解。虽然可能不够深入、准确,但对于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深度阅读的读者来说,不妨一读。
-
书友
好书!推荐!
-
书友
新角度解构日本的现代化发展,文章也较为深入浅出,比较好理解。
-
书友
竹村公太郎(l945-)是水利专家,他以日本的地形和气象特点分析日本的文明,虽然并不是理论专著,而是针对一些具体的现象进行分析,但角度独特言之有据,因此可看性很强。共18章,分别是日本多山和地震和无资源才没有成为列强的殖民地;日本迅速近代化归功于快速发展的铁路网建设;日本人的寿命长开始于用氯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本来用于战争的液态氯成功转为民用,功臣是后藤新平:医学博士指挥作战后任东京市市长;德川家康了解地形和资源优势使他选择江户地区;东京地区得益于木材资源还富足而全国支援东京使之成为世界性大都市;落后的横滨在解决供水后快速发展;北海道改直河道是要降低地下水水位冲刷泥炭层,未来是日本粮仓;织田信长因为胆怯而出奇招;缩小是为了徒步旅行方便;水力才是日本电能源的未来;金字塔是尼罗河的堤坝,3塔是灯塔
-
书友
薄的一本小册子,却提供了不少耳目一新的分析:为何大败清帝国的西方侵略者,在进犯日本的时候却讨不到什么便宜?现在森林覆盖率高居全球第一的日本,江户时代为何也处处是光山秃岭?
-
书友
额,薄薄的一本小书,作者脑洞开得比较大,尤其最后一章,说普通金字塔是堤坝,吉萨的三座是灯塔的说法,挺有意思。有些说法是个人就知道,比如石山本愿寺的重要战略地位啊,剩下的就比较扯了。
-
书友
通俗易懂长见识。除了人文社科诸领域,理科的生态学也是攀登文明这座大山的方法之一。
-
书友
有些牵强
-
书友
不及上一本,有文不(够)对题之感;金字塔之论有趣;
-
书友
从地形、气候的角度阐释日本文化,角度还不错,内容也蛮OK的,设计得很有日本味~~
-
书友
角度很特别,值得细读
-
书友
角度特别,金字塔那个有点意思~
-
书友
2.5 脑洞加废话
-
书友
确实是我见到的关于金字塔最合理的一种解释
- 作者 [日]竹村公太郎,翻译 张宪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1
- 作者 梅棹忠夫,翻译 杨芳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01
- 作者 [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翻译 李虎 林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01
- 作者 约翰·菲斯克,翻译 郭纯品,新世界出版社,2010-01
- 作者 S.N.艾森斯塔特,翻译 王晓山 戴茸,商务印书馆,2008-05
- 作者 [美] 威廉·E. 迪尔,翻译 刘曙野,商务印书馆,2010-10
- 作者 [美] 康拉德·希诺考尔,翻译 袁德良,群言出版社,2008-05
- 作者 叶渭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09
- 作者 (美)布赖恩,翻译 健者,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09
- 作者 叶渭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04
- 作者 胡金良,新华出版社,2008-07
-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增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06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7